close

老師將"獨立"解析得真好啊~無怪乎我家姐姐上幼稚園不哭,這就是原因所在啊~

我是全職媽媽,孩子整天跟我黏在一起,那裡習慣分離呢。但是姐姐信任父母,因為父母說一不二,所以她有足夠的安全感~並且在讀幼稚園前,已經習慣照顧自己、照顧妹妹、照顧環境(看到髒亂要隨手整理,不需要叫大人)。很多事情我相信她做的到,她就真的做到了^^我還時常帶她參加活動,跟小朋友玩在一起時,我就遠觀不插手。

3歲前我對她的行為很要求,原則訂下後鮮少改變,所以在好習慣養成後,就漸漸放權力和責任給她啦~


P9080252    

『我的孩子上幼稚園都會哭?』byHenry羅寶鴻 老師

最近是幼稚園的新生期,有些家長都會跟我說:「我的孩子不獨立,都沒有辦法快快樂樂地上幼稚園,每天都哭哭啼啼的!」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我想,獨立並不代表『要習慣跟親人分離』,而是要『懂得自己照顧自己』。

教育的首要任務,乃「幫助孩子發展獨立」。這絕對不意味著孩子從小就要練習離開父母,而應該是從小就練習在日常生活中學習『照顧自己』、以及『照顧環境』的能力,這就是蒙特梭利教育裡面所強調的『日常生活練習』(Practical Life Exercises)。

孩子懂得做日常生活裡的事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(例如自己會用手拿他想要的東西、能夠自己吃食物),他就會開始有「自信心」(self-confidence)。

孩子可以自己做到而不用處處由大人幫忙,他就會開始「看得起自己」,就會有「自尊心」(self-esteem)。

所以,『獨立』需要從日常生活中慢慢培養,而不是光靠讓孩子習慣離開父母。有很多父母因為工作繁忙從小就很少陪伴孩子,但這種孩子很多也很依賴的不是嗎?只是換個依附對象而己(例如爺爺奶奶、姑姑阿姨、或保母奶媽...)。

為什麼很多剛上幼稚園的孩子都會『哭哭啼啼』?除了因為「分離焦慮」以外,更重要的是因為現在父母,比較不懂得幫助孩子發展獨立;所以這些缺乏獨立的孩子,到了一個新環境,沒有人餵食,沒有人萬事代勞,當然會感到「生命受到重大威脅」,大哭、大鬧、大聲抗拒不上學啊!

所以若要讓孩子減少將來入學的「分離焦慮」,父母就當下要做的就是:

1. 從小幫助孩子發展獨立(『獨立』的定義如上);

2. 從小要培養孩子對父母的『信任感』。

遺憾的是,現在許多父母、成人,都不斷地剝奪孩子發展獨立的權利,把孩子看扁,覺得孩子都很「無能」,所以事事為孩子代勞,孩子自己想嘗試的都「不可以」,結果處處培養孩子依賴、讓孩子自尊心低落;

又常常做很多讓孩子對父母產生「不信任感」的事情,例如:

1. 讓孩子每天作息都不正常;(正常作息是讓孩子產生對環境、成人基本信任、建立良好秩序感的關鍵)

2. 孩子需要父母的時候常不在;(房祖名曾經講過這麼一段話:『想聽的時候沒人講,等到不想聽的時候講都沒用了。。。』)

3. 動不動就生氣打罵孩子;(嚴重傷害孩子人格發展!)

4. 情緒起伏太大,時而很愛孩子時而又對孩子太兇;(以後孩子就會學起來以牙還牙,對父母越來越情緒!)

5. 跟孩子說過的話不算話;用騙的方法來哄孩子,開空頭支票(例如跟孩子說「你先不要打擾我,等一下媽媽帶你去公園喔~」結果又沒帶…);

6. 甚至跟孩子說「我不要你了」,然後拂袖而去讓孩子一個人哭到爆。。。(用報復的心態對待孩子...以後孩子就學會對父母報復...『相煎何太急』?)

悲哉!這些都是讓日後孩子更難『獨立』、上幼稚園時「哭更大」的關鍵啊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ena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